热门资讯

您当前位置: 首页  >  师资队伍  >  教师简介  >  混凝土结构教研室  >  正文

  • 姓名:门进杰

    职称:教授,博士生导师

    E-Mail:jjmen@xauat.edu.cn

  • 个人基本情况
    (主要受教育经历 主要工作经历)
    教育背景
    1997.09–2001.07, 中国海洋大学建筑工程专业,本科
    2001.09–2004.07, 青岛理工大学结构工程专业,硕士
    2004.09–2007.07,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结构工程专业,博士
    工作履历
    2007.07-2009.10,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土木工程学院任教,讲师
    2009.11-2014.10,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土木工程学院,副教授
    2013.07-2014.07,美国特拉华大学工程学院,访问学者
    2014.11-至今,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土木工程学院,教授
    2016.06-至今,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土木工程学院,博士生导师
    
  • 研究领域
    研究领域
    1.钢-混凝土组合结构
    2.韧性抗震结构
    3.基于声发射的无损检测理论和方法
    
    讲授课程
    1.研究生课程:高等混凝土结构
    2.本科生课程:混凝土结构设计原理,混凝土结构设计,高层建筑结构设计,工程结构抗震
  • 学术兼职/承担项目与课题
    学术兼职
    1.中国地震学会地震工程专业委员会委员
    2.中国工程建设焊接协会工业建构筑物分会副秘书长
    3.陕西省土木建筑学会地震工程专业委员会委员
    3.美国混凝土协会中国分会会员
    4.《Structural Engineering and Mechanics》、《The Structural Design of Tall and Special Buildings》、《Earthquake Engineering and Engineering Vibration》、《土木工程学报》、《建筑结构学报》等期刊审稿专家
    
    科研项目
    正在/曾主持的研究项目:
    [1]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全生命周期可拆可换框架结构抗震性能及设计方法研究。
    [2]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国际合作重点专项项目:刚度不规则中高层RC结构地震破坏机理和抗震性能提升研究
    [3]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带可更换构件的RCS混合框架结构地震损伤机制与功能可恢复评价标准研究。
    [4]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科学基金项目:钢筋混凝土柱-钢梁组合框架结构抗震性能及其设计理论研究。
    [5]陕西省自然科学基础研究面上项目:基于矩张量的混凝土损伤检测声发射技术理论和方法研究。
    [6]陕西省留学人员科技活动择优资助项目:钢筋混凝土柱-钢梁混合框架结构抗震性能和设计方法研究。
    [7]陕西省自然科学基础研究基金青年人才项目:新型组合框架结构地震破坏机理及抗震设计方法研究。
    [8]陕西省教育厅重点科学研究计划项目:装配式可拆换钢筋混凝土框架柱抗震性能与设计方法研究。
    [9] 陕西省教育厅重点实验室科研计划项目:基于矩张量的钢筋混凝土受弯构件声发射测试技术与裂缝机理研究。
    [10]陕西省教育厅专项科研项目:新型组合框架结构地震破坏机理及抗震设计方法研究。
    [11]陕西省教育厅专项科研项目:钢筋混凝土柱-钢梁组合节点抗震性能和设计方法研究。
    [12]教育部博士点专项科研基金新教师项目:刚度不规则混凝土结构基于性能的抗震设计理论和方法研究。
  • 代表性成果
    (近年的教学和科研成果,专著,专利,获奖)
    奖励与荣誉
    [1]陕西省青年科技新星,2013.
    [2]霍英东教育基金会青年教师奖,霍英东教育基金会,2014. 
    [3]宝钢优秀教师奖,2020.
    [4]陕西省土木建筑科学技术奖青年科技奖,2020.
    [5]钢筋混凝土柱-钢梁组合框架结构地震破坏机理及设计方法,陕西高等学校科学技术研究优秀成果奖特等奖,2022. (排名第一)
    [6]面向创新型人才需求的土木工程专业实践教学改革与实践,陕西省教学成果一等奖,2011.(排名第三)
    [7]基于工程素质和实践能力培养的土木工程专业高等教育标准的研究与实践,陕西省教学成果奖二等奖,2011.(排名第四)
    [8]土木工程专业本科工程教育的改革与实践,陕西省教学成果奖一等奖,2015.12(排名第四)
    
    学术成果
    专著与教材
    [1]钢筋混凝土柱-钢梁组合框架结构受力性能与抗震设计方法,科学出版社. 著
    [2]混凝土结构设计原理,高等教育出版社,副主编.
    [3]混凝土结构设计(第二版),中国电力出版社,参编.
    [4]砌体结构(第二版),中国电力出版社,副主编.
    [5]高层建筑结构设计(第二版),科学出版社,参编.
    [6]混凝土结构设计,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参编.
    
    专利
    [1]门进杰,雷梦珂,任如月,周琦,王秋维,史庆轩,一种钢-混凝土混合框架可更换结构体系,ZL201710543059.9
    [2]门进杰,任如月,贺青青,兰涛,周琦,史庆轩. 基于声发射振铃计数的钢筋混凝土受弯构件承载力评估方法,ZL201710576584.0
    [3]门进杰,贺青青,任如月,周琦,兰涛,史庆轩. 基于声发射振铃计数的钢筋混凝土受弯构件的刚度评估方法,ZL 2017105757736
    [4]门进杰,雷梦珂,任如月,周琦,王秋维,史庆轩, 钢-混凝土混合框架可更换结构体系,ZL 201720807170X 
    [5]门进杰,郭智峰,周琦,王秋维,史庆轩,张兴虎,腹板连续、翼缘部分切除的RCS组合节点,ZL 201210535441.2
    [6]门进杰,郭智峰,周琦,王秋维,史庆轩,张兴虎,一种腹板连续、翼缘部分切除的围框型RCS组合节点,ZL 201220684643.9
    [7]门进杰,郭智峰,周琦,王秋维,史庆轩,张兴虎,一种腹板连续、翼缘部分切除的RCS组合节点,ZL 201220684641.X
    [8]兰涛,门进杰,宋昭,赵廷涛,用于钢结构住宅底部加强区的混凝土防屈曲钢板剪力墙,ZL201710867213.8
    [9]兰涛,门进杰,赵廷涛,宋昭,三肢边柱双层肩梁支撑结构,ZL 201710867214.2
    
    学术论文
    [1]Qian Zhang, Jinjie Men, Jiachen Wang, etc, Seismic performance evaluation of a replaceable steel beam with slotted bolted connections, Journal of Constructional Steel Research, Volume 198, 2022, 107553.
    [2]Jiachen Wang, Jinjie Men, Qian Zhang, etc, Seismic performance evaluation of a novel shape-optimized composite metallic yielding damper, Engineering Structures, Volume 268, 2022, 11471
    [3]门进杰,范栋鑫,邓德平,王家琛,张谦.三段式可更换耗能梁抗震性能及可更换性能分析.建筑结构学报, 2023, 44(01): 57-67. 
    [4]Jinjie Men, Liquan Xiong, Jiachen Wang, Qian Zhang, Experimental and numerical study on the behavior of novel multi-segment replaceable steel shear links, Journal of Constructional Steel Research, Volume 194, 2022, 107314.
    [5]门进杰,张博雅,兰涛,秦广冲,何浩.钢管混凝土双肢边柱双层肩梁受力性能试验研究[J].工业建筑,2021,51(09):1-8+137. 
    [6]门进杰,彭泰,范栋鑫,兰涛,张辉煌,何浩.钢管混凝土双肢边柱双层肩梁设计方法研究[J].工业建筑,2021,51(09):9-15+131. 
    [7]门进杰,王鸿霄,兰涛,李然,廖钒志.钢管混凝土多肢中柱双层肩梁承载力分析和计算[J].工业建筑,2021,51(09):47-55+74..
    [8]门进杰,王欢欢,兰涛,任如月,史庆轩.混合框架可更换梁的抗震性能及设计方法.振动与冲击,2021,40(22):82-91+120. 
    [9]Jinjie Men, Liquan Xiong, Jiachen Wang, Qian Zhang, Pengjie He. An experimental study on the seismic behavior and replaceability of the replaceable steel shear links, Structures, 2021, 33:2334-2348. 
    [10]JinJie Men, DePing Deng, Tao Lan, LiQuan Xiong, RuYue Ren, Replaceability evaluation method of shear link for RCS hybrid frame, Structures, 2021, 33:2085-2098.
    [11]门进杰,霍文武,兰涛,雷梦珂,史庆轩.基于刚度和位移带可更换构件RCS混合框架结构抗震设计方法.工程力学,2021,38(04):169-178.
    [12]Jinjie Men, Liquan Xiong, Jiachen Wang, Guanlei Fan, Effect of different RC slab widths on the behavior of reinforced concrete column and steel beam-slab subassemblies, Engineering Structures, 2021, 229(02):111639. 
    [13]门进杰,杨运杰,兰涛,郭昌灵.箱板式钢结构住宅底部加强区组合加劲钢板墙抗震性能分析.建筑结构学报,2021,42(02):82-91.
    [14]门进杰,王欢欢,兰涛,任如月,史庆轩.混合框架可更换梁的抗震性能及设计方法.振动与冲击,2021,40(22):82-91+120.
    [15]门进杰,王家琛,樊冠磊,黄贺鹏.RCS梁柱节点半刚性连接弯矩-转角关系模型研究.土木工程学报,2020,53(10):36-50.
    [16]门进杰, 张谦, 徐超, 史庆轩. 基于改进Park-Ang双参数模型的RCS混合框架结构地震损伤评估. 工程力学, 2020, 37(9): 133-143.
    [17]Jinjie Men, Jiachen Wang, Linying Guo, Kai Wang. Acoustic emission behavior and damage evaluation of recycled aggregate concrete under compression. Structural Control and Health Monitoring. 2020, 27(10): e2612.
    [18]门进杰,郭琳颖,兰涛,魏蓉蓉.钢筋混凝土板裂缝对声发射波传播特征影响[J].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2020,52(08):88-95.
    [19]门进杰,霍文武,兰涛,雷梦珂,史庆轩.带可更换构件的RCS混合框架结构受力特性及抗震设计方法.土木工程学报,2020,53(06):42-52.
    [20]门进杰,郭昌灵,王应生,朱乐.钢筋混凝土板声发射波传播特性试验研究.振动与冲击,2019,38(1):243-250+270. (EI: 20191906900283)
    [21]兰涛,郭昌灵,门进杰*,贺青青,赵钿,王凌云.箱板装配式钢结构住宅振动台模型试验研究.工业建筑,2018(09):1-8.
    [22]门进杰,贺青青,兰涛*,郭昌灵,姜子钦.箱板式钢结构住宅模型振动台试验设计.工业建筑,2018(09):9-14+82.
    [23]兰涛,宋昭,门进杰*,赵廷涛,赵钿,王凌云.角部加强的箱板式钢结构模块单元抗震性能试验研究.工业建筑,2018(09):15-21.
    [24]兰涛,何浩,门进杰*,宋昭,任如月,赵钿,王凌云.箱板式钢结构模块单元的抗震性能模拟和抗侧力计算模型研究.工业建筑,2018(09):22-27+21.
    [25]兰涛,郭琳颖,门进杰*,赵廷涛,秦广冲.箱板式钢结构住宅底部加强区组合钢板墙有限元分析和抗剪承载力计算式.工业建筑,2018(09):28-35.
    [26]门进杰,张谦,兰涛*,赵廷涛,宋昭.箱板式钢结构住宅底部加强区组合钢板墙抗震性能试验研究.工业建筑,2018(09):36-42.
    [27]门进杰,贺鹏杰,兰涛*,宋昭,赵廷涛.带洞口的箱板式钢结构模块单元抗震性能试验研究.工业建筑,2018(09):43-49+42.
    [28]门进杰,任如月,兰涛*,宋昭,赵廷涛.箱板式钢结构开洞模块单元的有限元参数分析和抗侧承载力研究.工业建筑,2018(09):50-55.
    [29]兰涛,赵廷涛,门进杰*,宋昭,赵钿,王凌云.带肋箱板式钢结构住宅底部加强区墙体抗震性能试验研究.工业建筑,2018(09):56-62+160.
    [30]兰涛,廖钒志,门进杰*,赵廷涛,秦广冲,姜子钦.带肋箱板式钢结构住宅底部加强区墙体抗震性能有限元分析.工业建筑,2018(09):63-69+197.
    [31]门进杰,郭昌灵,王应生,朱乐.钢筋混凝土板声发射波传播特性试验研究[J].振动与冲击,2019,38(1):243-250+270.  
    [32]门进杰,黄贺鹏,兰涛,曾超波,徐超.中美欧风电机组独立基础设计方法对比分析[J].工业建筑,2018,48(03):109-116.
    [33]Liquan Xiong, Jinjie Men, Ruyue Ren, and Mengke Lei. Experimental investigation on the seismic behavior of reinforced concrete column-steel beam subassemblies, Steel and Composite Structures, 2018, 28(04):471-482
    [34]门进杰,王凯,兰涛,张雅融,翼缘板切除型钢筋混凝土柱-钢梁组合节点破坏模式和构造措施改进,建筑结构学报,2017,38(S1):394-401.
    [35]门进杰,李欢,周婷婷,熊礼全,基于ABAQUS的RCS空间组合节点有限元分析,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7,49(03):360-368. 
    [36]门进杰,王凯,史庆轩,王应生,带钢梁钢筋混凝土组合楼板声发射波传播特性试验研究. 工程抗震与加固改造,2017,(S1):58-62.
    [37]门进杰,赵茜,朱乐,王晓丹,基于矩张量的钢筋混凝土构件损伤声发射检测方法,防灾减灾工程学报,2017,37(5):822-827. 
    [38]Jinjie Men,Zhifeng Guo,Qingxuan Shi,Experimental research on seismic behavior of novel composite RCS joints,Steel and Composite Structures,2015,19(1):209-221
    [39]Jinjie Men,Yarong Zhan,Zhifeng Guo,Qingxuan Shi,Experimental research on seismic behavior of a composite RCS frame,Steel and Composite Structures,2015,18(4):971-983
    [40]Jinjie Men,Qingxuan Shi,ISCS method for the performance-based seismic design of vertically irregular RC frame structures,The Structural Design of Tall and Special Building,2013,22(11):887-902
    [41]Jinjie Men,Qingxuan Shi,Zhijian He,Optimal design of tall residential building with RC shear wall and with rectangular layout,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High-Rise Buildings,2014,3(04):285-296
    [42]门进杰,周婷婷,张雅融,史庆轩,钢筋混凝土柱-钢梁组合框架结构基于性能的抗震设计方法和量化指标,建筑结构学报,2015,(S2):28-34
    [43]门进杰,朱乐,李欢,王晓丹,钢筋混凝土梁声发射检测参数设置和受力特征试验研究,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5,(06):793-798
    [44]门进杰,李鹏,郭智峰,钢筋混凝土柱-钢梁组合节点恢复力模型研究,工业建筑,2015,(05):132-137
    [45]门进杰,郭智峰,史庆轩,周琦,张兴虎,胡俊,熊礼全,钢筋混凝土柱-腹板贯通型钢梁混合框架中节点抗震性能试验研究,建筑结构学报,2014,(08):72-79
    [46]门进杰,胡俊,王秋维,郭智峰,基于OpenSees的RCS组合框架结构抗震性能模拟分析,防灾减灾工程学报,2014,(05):649-655+662
    [47]门进杰,李慧娟,王晓丹,管润润,郭智峰,钢筋混凝土柱-钢梁组合节点抗剪承载力研究,建筑结构,2014,(06):74-78
    [48]门进杰,熊礼全,管润润,史庆轩,李慧娟,RCS组合节点的构造措施与破坏模式分析,结构工程师,2014,(05):81-88
    [49]门进杰,李慧娟,史庆轩,贺志坚,王顺礼,周琦,某板式住宅高层建筑剪力墙结构优化设计研究,结构工程师,2013,29(03):1-10
    [50]Jinjie Men,Zhifeng Guo,Qingxuan Shi,Research on behavior of composite joints consisting of concrete and steel,Applied Mechanics and Materials,2012,166-169:815-818.

版权所有: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土木工程学院 | 站点维护:信息网络中心 | 联系邮箱: | 陕ICP备05001615V8.0-2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