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陕西省人民政府发布了《关于2020年度陕西省科学技术奖励的决定》,我院2项科研成果获得陕西省科学技术奖励。
牛荻涛教授主持完成的“复杂环境混凝土结构耐久性基础理论及应用”荣获省科学技术进步奖一等奖。
薛建阳教授主持完成的“约束再生混凝土结构体系关键技术及工程应用”荣获省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
获奖团队介绍: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工程结构耐久性研究团队
混凝土结构广泛用于土木工程领域,但长期服役导致耐久性问题突出,影响结构安全,造成重大经济损失,制约社会可持续发展。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工程结构耐久性研究团队从2004年开始,在国家基金重点项目、国家杰出青年基金项目、科技支撑计划课题、国家基金一般项目等7项国家级项目和5项省部级项目支持下,以“材料劣化-构件性能退化-结构性能评定”为主线,以复杂环境及荷载共同作用混凝土结构耐久性损伤机理和性能退化为核心,系统研究了既有混凝土材料劣化机理与模型、结构构件性能退化规律和耐久性评定方法。
团队围绕复杂环境混凝土结构耐久性基础理论及应用研究共发表学术论文141篇,其中SCI检索16篇,EI检索20篇,被国内外文献引用327次,其中被外文文献引用103次,并被8部混凝土耐久性与结构可靠度方面的专著引用;授权国家专利4项;主编国家标准1部,参编国家标准3部,主编的国家标准《既有混凝土结构耐久性评定标准》(GB/T 51355-2019)是我国第一部关于既有混凝土结构耐久性评定的技术标准。此外,以项目成员为核心的“现代混凝土结构安全性与耐久性”研究团队2013年获准教育部创新团队,2017年获准陕西省“三秦学者”创新团队。团队围绕该研究方向共培养博士研究生21名,硕士研究生64名,其中4篇博士论文获得陕西省优秀博士学位论文。
团队研究成果成功应用于市政、交通等民用建筑以及冶金、机械等工业建筑混凝土结构的耐久性检测与评估中。应用于西南岩溶区公路交通隧道、国道主干线哈尔滨绕城公路东北段沿线的典型桥梁、陕煤化集团红柳林矿业有限公司全厂内的栈桥、福建省三钢(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及酒泉钢铁(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厂区内重要的建(构)筑物的耐久性检测与评估,提出了合理的使用与维护方案,保证了这些重要的基础设施的长期服役性能与安全运营,取得了显著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约束再生混凝土组合结构研究团队
废弃混凝土的再生利用是实现建筑垃圾循环利用及可持续发展的有效手段。然而,由于再生骨料的残余旧砂浆和吸水率大的特性,降低了再生骨料刚度与强度,导致再生混凝土力学性能普遍低于天然骨料混凝土,从而制约再生混凝土的工程应用。基于钢管约束和型钢部分约束增强原理的技术手段为再生混凝土结构的性能提升提供了新途径,克服了由于再生骨料破碎及残余旧砂浆引起的材料性能劣化的缺陷,对进一步推广再生混凝土的工程应用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研究团队从2008 年开始,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陕西省自然科学基金等10余项科研项目的资助下,围绕钢管(型钢)约束再生混凝土材料力学性能及结构性能提升关键技术等方面开展了持续研究,提出了一整套关于钢管(型钢)约束再生混凝土结构的基本理论和技术方法。创建了约束条件下再生混凝土三轴受压强度理论,建立了再生混凝土三轴受压本构模型及破坏准则;构建了钢管(型钢)约束再生混凝土界面黏结滑移理论,突破了钢管(型钢)约束再生混凝土结构精细化数值分析的技术瓶颈;提出了钢管约束再生混凝土结构计算理论与设计方法,推动了全约束再生混凝土结构基于性能需求的设计理论发展;开创性提出型钢再生混凝土组合结构体系,建立了型钢再生混凝土结构系列设计理论和计算方法。
团队发表相关学术论文162 篇,其中SCI 论文36 篇、EI 论文44 篇,5 篇论文入选“中国精品科技期刊顶尖学术论文(F5000)”;出版学术专著2 部;论著被国内外权威学术期刊及著名高校硕士、博士学位论文正面引用次数累计超过1500 次;已授权国家发明专利6 项、软件著作权1 项、实用新型专利19项;编制《钢管再生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再生混合混凝土组合结构技术规程》、《再生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等3 部行业标准; 团队获批“高性能组合结构与混合结构”陕西省重点科技创新团队;入选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并被授予“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称号2人;入选“陕西高校青年杰出人才支持计划”和“陕西省青年科技新星”称号各1人;培养博士后4 人,博士生12 人,硕士生86 人。团队研发的约束再生混凝土结构体系关键技术成功应用于陕西、广东、广西、湖北、河南、浙江等地区20余项重要工程,推动了再生混凝土结构的设计理论发展和工程应用,促进了我国建筑垃圾资源化利用的科技进步,取得了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