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动态
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动态 > 正文
学院主编的《木结构古建筑抗震鉴定标准》正式发布

2024-04-20

近日,由我院主编的《木结构古建筑抗震鉴定标准》(T/CECS 1593-2024),经中国工程建设标准化协会抗震专业委员会组织审查后,最终获得批准发布,标准自2024年9月1日起施行。



《木结构古建筑抗震鉴定标准》(T/CECS 1593-2024)由我院薛建阳教授、隋䶮正高级工程师、谢启芳教授、张锡成副教授等多位老师为主要起草人。它的颁布,标志着我国木结构古建筑抗震保护领域取得了突破性进展。作为首部专门针对木结构古建筑抗震鉴定的行业标准,它弥合了我国在木结构古建筑抗震鉴定领域标准的缺失,推进了古建筑抗震保护技术的应用发展。该标准详细规定了木结构古建筑的抗震构造鉴定、结构构件残损鉴定、抗震验算及鉴定报告编写等各个环节,提供了建筑的平面布局、间架结构的平面布置及高宽比、柱础、平板枋、斗栱等方面的抗震构造权重、系数与分级标准;规定了各类构件残损度鉴定标准,包括残损等级划分、残损度的取值以及残损度计算权重等。此外,该标准还给出了基于木材老化、构件残损等因素影响的木构架侧移计算方法,并提出了木结构古建筑在地震作用下的层间位移角限值。这一标准具有系统性、适用性和全面性等特点,为木结构古建筑的抗震鉴定提供了重要的科学依据和技术支持。

二十余年来,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古建筑团队围绕中国木结构古建筑的残损调查、安全性评定、维修加固和性能提升等方面持续深耕。运用现代试验技术及理论,系统研究了木结构古建筑的结构特性、结构演化过程及抗震思想,多维度揭示了木结构古建筑的抗震机理,建立了木结构古建筑抗震分析理论与鉴定加固方法。研究成果成功应用于多项国家级、省市级重点文物建筑保护工程及历史建筑保护工程中。团队先后对西安钟楼、陕西渭南韩城城隍庙广荐殿、山西应县木塔、山西长治留宝峰寺大殿、蓬莱宫山门戏楼、西安南新街礼拜堂、西安唐兴庆宫等木结构文物建筑及历史建筑开展了残损调查、结构检测、安全性评估及抗震鉴定工作。此外,团队还进行了西安钟楼模型的地震模拟振动台试验,掌握了钟楼在遭遇不同强度地震时的动力响应。对钟楼重要构件的残损现状进行了系统的检测与监测,对其健康与安全状况进行了科学评估。

近年来,团队已逐步发展成为一支基于数字化、智能化、平台化技术,集建筑、结构、力学、材料、信息控制等学科为一体的多学科交叉技术力量。并将人工智能和数字技术引入到古建筑保护领域,由以往的抢救性维修转变为科学的预防性保护,为古建筑提供全面的科学保护。

未来,团队将研发基于智能算法的古建筑材料、构件、节点和子结构的无损检测技术,构建古建筑木结构的数字化监测与运维平台,并引入先进材料对古建筑传统修缮工艺更新升级,提出基于性能提升的高效自复位增强技术与加固设计方法等,通过一系列具有创新性和实用性的理论与技术研究成果,推动中国古建筑的传承与发展。


                                                                                                                                                          图文来源:张锡成